孙先生深吸了一口气,好家伙感情要他们自掏腰包。
他是万万不信,宝珠眼里只有利益的,不然也不会提出创办时报,兴建学堂。
为了名声,他们当然不留余力的创作。
商人逐利,他们都懂。
“小主子觉得定多少?”孙先生觉得他们的时报是无价的,但宝珠提出定价,利用售卖的钱,为下一期准备,他现在心里已经接受了。
“可只收一文,我们会不会没法继续创办下一期?”人群中有一个年轻的举子问道。
只办这一期,他们又不甘心,一个个目光灼灼的盯着宝珠。
“既然你问我,那我问问你,如今时报中有多少人在?他们的酬劳几何?”
宝珠实在是被他们盯得没办法了,只能揉了揉眉心,叹息道。
说到这里,她已经明显从孙先生眼里看到灼热的火光。
“这……这可怎么办?”
文人最爱干什么?当然是出名啊。
家里还有老人小孩要赡养呢。
从他们一个个脸上就读懂了他们的心思,宝珠忍不住翻了个白眼。
“你们这么多人,为了这一张纸劳心劳肺,总不能白送吧?”
时报一出,必定会有商人闻到铜臭味,到时候……拿着他们辛辛苦苦的刊印的时报去赚百姓的钱,他们当然不愿意。
时报办一期还行,要是多来几期,他们不得要饿死。
宝珠翻了个白眼,双手一摊:“现在军费紧张,我哪里来的闲钱?”
“甚好!”孙先生当即点头,觉得宝珠这价格实在是太亲民了。
“不至于,朝源县读书人几何?全天下的读书人几何?只要识字的,都会愿意花一分钱买一分,毕竟一分钱而已,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对吧?”
瞧吧,商人逐利。
况且……放眼整个大梁,没几个百姓识字。
“这时报是你们的心血,自然不能白送给人,况且……你们以为白送给百姓,其他商人就不会逐利?”
“主意是你们让我出的,总要听我说完吧?”
一文钱而已,只要百姓不是吃不起饭,就买的起。
时报的人都垂下脑袋,陷入了沉思。
报如同昙花一现,这么快就没了。
弱弱的问:“这费用,不是小主子出吗?”
孙先生表现的很淡定,没有他们表现的太过激。
他们从来没想过酬劳这个问题,都是一听到时报的好处,满脑子都是扬名立万,名留千史,哪里还会想到酬劳?
刚开始,购买的应该大多数都是学子。
宝珠反问道。
“所以,咱们要给时报定个价才行。”
想着时报被整个天下的人拜读,不等同于自己的文章得到天下人的认可?
“加上朝源县外的,就不止了!”方才说话的学子终于想通了,眼里冒着铜板的样子。
他们辛苦,他们当然知道,可……他们不是商人,怎么能用商人的手段来……
长此以往,他们的热情也会被消磨殆尽,总不能饿着肚子干活吧?
话音一出,他们有一种被侮辱的感觉。
这不太现实啊!
孙先生已经想到了宝珠的意思:“朝源县有学子三百多人,人手一份就是三百文。”
“就一文钱吧。让百姓不至于看不起。”
?s i mi sh u w u .com
宝珠摊开手:“这时报一出,肯定不止在咱们朝源县一个地方发布,那些商人一定会找时报多加复印,到时候时报就可以走出朝源县,乃至整个大梁。”
宝珠摇头,觉得他担忧了。
现在被宝珠这么一问,孙先生当即脸红了。
酬劳?
“所以咯,这钱给那些无良商人赚也是赚,为什么不能自已赚?而且……赚来的钱还可以用来下一期的费用,养活时报里的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