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雨书屋

字:
关灯 护眼
甘雨书屋 > 极光之意 > 极光之意 第25节

极光之意 第25节

“嗯,我记得你的第一志愿,是清华建筑。最后你为了和你爸爸zuo共同的研究,选了同济。”宣适觉得自己应该要适时发表点安wei:“同济的建筑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知dao我最后为什么没上清华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那时候不是说,想在聂教授的保护下混吃等死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这么说你就信?我如果真这么想,为什么一上大学就开始各种出国交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到底是为了什么?”宣适高考完就很纳闷。

        宣适的成绩也是极好的,轻轻松松就能上985的那种。
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,和随随便便都能考清华的聂广义比起来,还是有很大的差距。

        聂广义曾经给过他两个说法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一个,就是要在聂教授的庇护下虚度光阴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说法并不靠谱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,当聂广义和他说完第二个理由――【还不都是因为不想离开你】。

        宣适瞬间就觉得第一个理由还比较靠谱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真真假假,这件事情,一直到最后也没有个定论。

        时隔多年,聂广义终于在今天,给出了正面的回答:“因为,受人敬仰的聂教授,申请了一个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非遗课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然后呢?”宣适追问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然后啊,聂教授只是个单纯的学者,并没有动手的能力,他虽然申请到了,却没办法凭借一己之力,完结这个课题。而他的儿子,也就是我,恰好在很早之前,就表现出了这方面的天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然后你爸爸把你的志愿改了?”虽然是他自己问出口的,宣适还是觉得这个问题有点匪夷所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没错,德高望重的聂教授,在最后一刻,更改了他儿子的高考志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为什么呀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为了成为这个领域的权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可是你爷爷不就是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一项技艺,只有在快绝种的时候,才会被列入《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》。”聂广义反问dao:“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,谁愿意干这个?”

        第13章  去不去看

        【一项技艺,只有在快绝种的时候,才会被列入非遗。】

        多么现实,又多么残酷。

        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,作为中国桥梁建筑技术的活化石。

        代表着我国古代木构桥梁的最高技术水平。

        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。

        用这项技术营造的桥梁,全世界仅存在于中国闽浙两省交界大概方圆200多公里的区域。

        聂广义高考的那一年,浙江的泰顺、庆元、景宁三个县,和福建的寿宁、周宁、屏南、政和四个县共同为这项技艺申遗。

        当时一共打包了22座闽浙木拱廊桥,万安桥是其中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 万安桥所在屏南县的县志上,有关于这座桥前世今生的记载。

        宋时建,垒石为墩五,构亭于上,戌子被盗焚毁,仅存一板。(1708年)

        乾隆七年重建。(1742年)

        乾隆三十三年又遭盗焚,架木代渡。(1768年)

        dao光二十五年复建。(1845年)

        20世纪初又遭火烧,1932年再次重建。

        1952年西北端被大水冲毁两个拱架,1954年重修。

        对于不在这个地方生长的人来说,如果不是昨晚的这场大火,万安桥这个名字,gen本就无从听说。

        别说其他地方的人不清楚,哪怕是闽浙两省的原住民,多半也没有听说过。

        即便听说了,附近的县市,也还有其他叫的桥梁叫这个名字。

        文物保护这四个字,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从来都只是一个非常不接地气的概念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对于长桥村的村民来说,万安桥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个地方的见证。

        从出生到垂暮,一年又一年,一代又一代。

        万安桥原本就是极漂亮且兼容并蓄的一座木拱廊桥。

        桥屋38开间、用zhu156gen,总长度98.2米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座桥采用不等跨设计。

        最长的拱跨15.2米,最短的10.6米。

        桥墩是舟形的。

【1】【2】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对邻居哥哥发情反被日【1V1 高H】 诱哄(秘书 高H) 被他抓住后狂艹(1V1糙汉) 樱桃汁(校园,青梅竹马,h) 继父(高H) 催眠系统让我吃rou【高h】